一、建筑專業
(一)室外
1.核對消防車道、消防登高操作場地(硬化路面)的設置情況,是否與設計一致,并符合規范要求。消防車道、消防登高操作場地嚴格按照要求施畫標識標線。
2.消防救援窗設置情況(每個防火分區不少于2個,間距小于20米),明顯標識。
3.窗檻墻高度、窗間墻間距。
4.防火間距:間距不足時是否按圖紙和規范要求采用防火墻、防火窗(銘牌,S標)。
(二)樓頂
1.消防電梯機房:消防電梯機房與普通電梯機房的分隔,防火門(或普通門),滅火器,測試消防電話,橋架封堵。
2.布局:(有無多余建筑)。
(三)樓內
1.平面布局:現場設置是否與圖紙一致,包括功能房間的布置情況、重點房間防火門。
2.房間與疏散走道的分隔(隔墻耐火極限1.0h,隔墻的材質是否合規,防火玻璃是否A類防火玻璃)。
3.疏散通道的寬度(重點是幼兒園、老年人建筑、學校、旅館等人員密集場所)。
4.電井間封堵:穿墻、穿樓板。
5.消火栓箱、電表箱背板設置情況;如果是防火墻,其耐火極限要滿足3h。
6.消防前室的面積及短邊尺寸。
7.樓梯間與房間窗戶、前室與房間的間距。
8.玻璃幕墻:上下層封堵、中間的填充情況。
9.防火墻兩側2米范圍內有無窗戶(甲級防火窗),玻璃幕墻重點查看。
10.避難間:甲級防火門、乙級防火窗、標識。
11.疏散距離:歌舞娛樂袋形走道≤9米。
12.阻火圈:塑料管道穿樓板處。
13.內部裝修材料:提供檢測報告(地毯、硬包、軟包、壁布、壁板)。
14.防火窗、防火玻璃:提供檢測報告、采購合同。
15.樓梯間防火門開啟是否影響正常疏散。
(四)首層
1.平面布局(重點)。
2.首層樓梯間是否直通室外,擴大樓梯間、前室設置是否合規(其他房間是否采用乙級防火門)。
3.安全出口數量、設置位置、疏散寬度。
4.疏散門的開啟方向。
5.外門1.4米內無踏步、臺階(人員密集場所)。
(五)地上地下分隔
1.地下出口是否直通室外。
2.防火隔墻(2.0h)、乙級防火門。
3.與外墻(玻璃幕墻)之間的封堵(是否真正做到地上、地下完全分隔)。
(六)地下
1.樓梯間、前室自然通風窗的設置情況及面積。
2.走道自然排煙窗尺寸、位置。
3.是否按圖紙設計設置常開防火門。
4.一個單元的是否滿足2個安全出口。
5.平面布局(功能房間設置)。
6.防火分區分隔。
(七)車庫
1.是否采用獨立出口,如有逐一查看。
2.借用疏散(借用住宅,借用人防。)
3.防火分區是否按圖紙設計劃分。
4.車庫通向住宅通道兩側的防火分隔(甲、乙級防火門)。
5.防火卷簾門與墻體的間隙是否采取措施或封堵;橋架、管道穿防火卷簾上部的封堵。
6.中水站、配電間、水泵房(防水淹、甲級門、設備區直通室外出口)。
二、電氣專業
(一)樓頂
1.水箱間:穩壓泵啟動測試(手動、自動)、主備泵故障切換測試、雙電源轉換測試、消防電源監控(斷開主電報故障)、線纜類型、流量開關反饋模塊查看、熱繼、空開(帶過載跳閘,3P消防三根線)、設計圖紙上是否有現場電子液位顯示、應急燈和電話(不是必設,看圖紙上是否有)。
2.風機房:啟動測試(手動、總線、多線)、模塊是否設置在配電箱內和箱下、控制箱內強弱電線纜型號(耐火,截面積大小)、測試消防電話、應急照明(是否符合設計圖紙)、雙電源切換、消防電源監控模塊是否安裝。
3.消防電梯機房:煙感、雙電源轉換、消防電源監控(斷開主電報故障)、配電柜(箱)出線到電梯控制柜線纜型號與設計一致、應急燈、測試消防電話、電梯轎廂內是否設置消防電話(依設計為準、設計說明內有說明)。
(二)頂層配電間:消防設備主干纜和分支纜型號、強弱電是否共用橋架、線槽(看模塊和探測器的出線)。
(三)標準層
1.電井間:是否強弱電共槽、弱電線槽的總線數量、每層隔離模塊數量,隔離模塊所帶設備數量測試(拆隔離器,核實故障數不超32點)。
2.應急照明配電箱(幾層一個):雙電源轉換、消防電源監控、配電箱進線型號。
3.抽測煙感的報警位置;測試紅外光束對射、極早期吸氣探測器(如有)報警測試。
4.測試手報插孔電話。
5.每層廣播數量(計算大概數量,查看是否超功放功率)。
6.應急燈:何種形式?是否與設計圖紙一致。
7.聯動測試:(1)選取房間、走廊或電井探測器組合啟動(2)切電:切全樓也行;住宅有的只切公區,不切住戶(3)樓梯間應急燈需全部點亮。
8.可燃氣體:必須有單獨的控制器、獨立聲光警報器、探測器報警功能測試、應與圖紙設計相一致。
(四)地下
1.消防電梯排水泵:手動啟動、雙電源轉換、消防電源監控、液位線是否接線、設計中是否有故障切換功能、控制箱的進線型號。
2.配電室:供電情況(是否是正式電)、消防泵、風機應分別從低壓配電柜出一路線、事故風機防火閥的聯動、聯動設備的啟動流程。
3.配電室氣滅:聯動測試,多氣瓶可帶瓶頭閥測試。
4.預作用電磁閥(電動排氣閥):聯動啟動+多線直啟。
5.防火卷簾測試備電是否可以降落,多種方式測試防火卷簾。
(五)消防水泵房
1.泵的啟動:手動、總線、多線、主備泵故障切換、機械應急啟動測試。
2.配電柜:雙電源轉換、消防電源監控、線纜型號。
3.應急照明、消防電話。
(六)消防控制室
1.外線電話
2.值班制度上墻
3.預作用電磁閥:是否在多線盤定義
4.回路:回路數量(查看圖紙上設計)、每回路的設備數量(是否有裕量)
5.接地線≥4mm2;總線、24V電源線型號、線徑等
6.回路板、多線板數量
7.廣播功放的功率
8.控制室的配電柜是否有消防電源監控,消防供電是否采用漏保
9.應急照明
10.主機備電電池的供電時間
11.電氣火災監控、消防電源監控、防火門監控、應急照明控制器、CRT等主機調試是否正常
三、給排水專業
(一)水泵房
1.核實泵的型號:流量、揚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
2.組件:
(1)吸水母管與吸水管是否采用管頂平接。
(2)吸水管:明桿閘閥(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、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)、真空表、過濾器(看設計圖紙)、管頂平接。
(3)出水管:壓力表(量程是否小于水泵揚程)、止回閥(是否是緩閉止回閥)、明桿閘閥(或帶自鎖裝置的蝶閥)。
(4)試水管(可能帶流量計、減壓閥)。
(5)水錘消除器(≥24米)。
(6)連通管、超壓泄放裝置、低壓壓力開關。
3.看水泵接合器、消防水箱進泵房的管道(報警閥組設在水泵房)。
4.低區減壓閥組(設有高低區):安裝位置、組件(閘閥、壓力表、減壓閥、壓力表、排水管路、閘閥、安全閥)、閥后壓力。
5.控制柜:防護等級、雙電源轉換、機械應急啟動柜。
6.水泵房排污泵:型號、手動啟動測試。
7.消防水池:容量(兩格或兩座要有連通管)、液位顯示裝置(雙水池要有雙液位)、溢流管防蟲網。
8.室外栓系統設有消防泵的,需設穩壓系統。
9.室內消火栓和噴淋系統穩壓系統設在泵房內的需核實穩壓泵的型號。
10.室外栓和室內栓共用消防泵,將流量疊加后,核實泵的流量。
(二)室外
1.消防水池取水口、檢修口:標識、爬梯。
2.水池通氣孔:防蟲網。
3.補水管管徑≥DN100。
4.市政入戶表:帶空氣隔斷的旋流防止器,前面要帶一個消火栓。
5.室外栓:位置、數量、安裝高度、標識;壓力測試。
6.水泵接合器:位置、數量、高度、是否有安全閥、所屬系統標識
(三)水箱間
1.有效容積:(出水管下出,還是側出)
2.組件:補水管、溢流管(管徑≥DN100)、泄水管、出水管(管徑≥DN100)、止回閥(消火栓和噴淋共用穩壓泵各設置一個止回閥)、通氣孔
3.穩壓泵:進出口閥門均為明桿閘閥
4.試驗栓:壓力表、泄水閥(是否設置在下一層)、動壓:0.25/0.35-0.5MPa
5.水箱間的排水設施、保溫(是否設計有電伴熱)
6.流量開關反饋模塊
(四)樓內
1.減壓消火栓位置。
2.水流指示器:是否安裝信號閥,是否有減壓孔板(位于水流指示器后面,系統圖)。
3.末端放水測試:觀察水流指示器是否報警信號以及報警位置。
4.消防水炮測試:(1)找最遠點位置測試,兩股水柱同時到達;(2)模擬末端:打火機點火測試。
5.水幕系統:(1)幾排噴頭?(2)噴頭是開式,還是閉式?(3)應采用預作用報警閥。
6.首層測試消火栓動壓:不應大于0.5MPa。
7.每座建筑物都測試動壓。
8.核查平面圖,查看噴淋及消火栓安裝位置是否與圖紙一致,是否有的區域缺少或者噴淋頭形式不對。
9.箱門材質:幼兒園、中小學消火栓箱門不能采用普通玻璃,開啟角度不小于120度。
10.每個獨立設置的消防軟管卷盤應在其供水管路上安裝真空破壞器。
11.滅火器擺放數量、位置。
12.噴頭的選型是否符合要求:上噴?下噴?快速響應噴頭(采用濕式報警);上下噴形式是否符合設計;格柵吊頂鏤空率小于70%,應同時設置上、下噴淋頭。
13.消防水炮不能保護高層貨架。
14.環管:頂層、底層,低區最高層是否有環管。
(五)地下
1.預作用:是否帶氣泵、聯動時對應電磁閥、電動閥(充氣)開啟
2.報警閥間:門口標識、排水設施、警鈴安裝位置;集中安裝的報警閥間報警閥或出水管道、警鈴上均有分區標識。
3.水流指示器:是否裝信號閥,是否有減壓孔板(位于水流指示器后面,系統圖)。
4.預作用系統末端放水測試:觀察末端試水裝置壓力表讀數≥0.05MPa、沖水時間、噴淋泵的啟動情況及啟動時間。
5.管道材質是否與圖紙一致。
6.車庫保溫:車庫出入口30米內消火栓(噴淋)管道保溫(是否設計電伴熱)。
7.補償噴頭:寬度大于1.2米的風管、管道、排架下面設置補償噴頭,并設置擋水板。
8.消防電梯排水泵:流量≥36m3/h。
9.衛生間、風機房、柴油發電機房是否漏設噴頭。
10.中水站作為一個獨立的防火分區,要設置試水閥。
四、暖通專業
(一)樓頂
1.正壓送風機房:70℃防火閥、型號(核實風量、風壓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識、手動啟動風機、旁通閥是否設置,是否接線。
2.排煙風機房:280℃排煙防火閥、型號(核實風量、風壓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識、手動啟動風機;280℃排煙防火閥連鎖停風機測試
3.布置間距:送風機的進風口與排煙風機的出風口水平距離20米,垂直距離6米。
4.核實送風機和排煙風機的風向、防護網(設置在室外)。
(二)樓內
1.樓梯間百葉送風口:標識、數量(3層內必有一個送風口)、尺寸、是否內襯金屬風道(新規)、聯動時盡量選取末端查看送風量。
2.前室常閉送風口:標識、數量(每層設置)、尺寸、送風閥聯動啟風機、聯動時同時開啟本層及上下層送風口、聯動時看末端送風量。
3.機械送風的樓梯間頂部設置不小于1平米的固定窗;自然通風的樓梯間頂部設置不小于1平米的可開啟外窗。
4.自然通風的樓梯間內5層內設置2平米可開啟外窗。
5.自然通風的前室可開啟外窗的面積:獨立前室2平米,合用前室3平米。
6.樓梯間的可開啟外窗如果太高,需要設施手動開啟裝置。
7.走道自然排煙窗:高度≦3米時1/2以上算有效排煙面積,高度≧3米時應位于儲煙倉以內。
8.送風口、排煙口做標識;高度安裝過高,需設置手動執行機構。
9.擋煙垂壁:材質、高度(自然排煙時空間凈高的20%且不小于500mm)。
10.排煙支管上的排煙防火閥是否設置。
11.直灌式送風:限于不大于50米的建筑采用,32米以上兩點式送風(兩個風機)。
12.地上大空間如果無可開啟的外窗需設補風系統。
13.送風系統和新風系統是否在穿防火分區處設置了70℃防火閥。
(三)地下
1.樓梯間、前室核實自然通風窗面積。
2.地下室走道核實自然排煙窗面積、設置距離。
3.封閉樓梯間地下僅為一層時,可利用首層直通室外的門作為自然通風口。
(四)車庫
1.排煙風機房:280℃排煙防火閥、型號(核實風量、風壓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識、手動啟動風機;280℃排煙防火閥連鎖停風機測試。
2.排煙管道:走向、調節閥、排煙口數量、尺寸、排煙口是否設置在儲煙倉內。
3.手動執行機構設置情況;排煙閥聯動啟動排煙風機測試。
4.擋煙垂壁:材質、高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5.排煙口至最遠點的距離不大于30米。
6.補風機房:70℃防火閥、型號(核實風量、風壓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應有注明系統名稱和編號的標識、手動啟動風機。
7.防火墻2米內的風管須采用防火保護或耐火風管。
8.聯動測試時,如果排煙風機只負責其中一個防煙分區,則該防火分區其他防煙分區的風機及排煙閥啟動也可以;如果一個排煙風機負責多個防煙分區,則只能開啟本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。
9.車庫聯動測試,要求借用疏散的樓梯間及前室的風口、風機必須全部開啟。
10.車庫的排煙、排風共用的風機,在自動狀態下低速運行時,聯動模式下能自動轉換為高速運行狀態。
11.車庫排煙、排風共用的風機,專門的排風口前端應設置70度防火閥,且火災模式下該防火閥能聯動關閉。
12.車庫排煙風機不強制要求設置常閉排煙口(僅限于只負責1個防煙分區的風機),如果圖紙全是常開排煙口也認可,道理同樓梯間的送風口全部為常開,不涉及常閉風口聯動啟動風機的功能。
13.正壓送風機的旁通閥進行功能測試,壓力傳感器短接,旁通閥開啟,壓力傳感器斷開,旁通閥關閉。旁通閥的控制器也可以試驗開啟。
14.配電室的事故通風風機、風閥能聯動關閉,且室內外設置風機的啟停按鈕,且風機、風閥能同時開啟(連鎖)。
上一篇:消防電安裝注意要點
下一篇:高處作業施工注意事項